申請信用卡時,收到銀行「婉拒」或「核准未通過」的通知,總是讓人感到沮喪。銀行審核信用卡的過程,就像是在評估一位未來可能借錢的朋友,他們需要確保您有穩定的「還款能力」與「還款意願」。以下是在市場上最常見的幾大被拒原因:
一、信用紀錄與聯徵分數問題(最關鍵因素)
銀行一定會調閱您在「聯徵中心」的信用報告,您的信用分數是核卡與否的關鍵。
- 信用空白(小白):
* 狀況:從未與銀行有過借貸往來(如:信用卡、貸款)。
* 解析:銀行沒有您的信用歷史可以評估,無法判斷您的還款習慣,因此風險較高,容易被婉拒。建議可先從百貨公司聯名卡或門檻較低的信用卡開始申請。
- 信用不良紀錄:
* 狀況:曾有信用卡費、貸款遲繳、預借現金、使用循環利息、強制停卡、帳戶遭列為警示戶等紀錄。
* 解析:這些紀錄會在聯徵中心留存一段時間,銀行會認為您的還款意願或能力有疑慮。
- 聯徵查詢次數過多:
* 狀況:短時間內(如3個月)向多家銀行申請信用卡或信用貸款。
* 解析:每次申請銀行都會查詢一次聯徵,太密集的查詢會讓銀行覺得您「很缺錢」,財務狀況可能不穩定,因而拒絕申請。
二、財務能力與證明不足
銀行需要確認您的收入穩定,足以支付未來的卡費。
- 收入不穩定或過低:
* 狀況:無固定雇主(如自由業、接案工作者)、經常轉換工作,或月收入未達到銀行內部的隱形門檻(例如低於新台幣2萬5或3萬元)。
* 解析:銀行偏好有穩定薪轉證明的上班族。若收入不固定,需提供更充分的財力證明,如定存、活存、不動產權狀等。
- 負債比過高(DBR 22倍):
* 狀況:您名下無擔保債務(信貸、卡債)的總額,超過您月收入的22倍。
* 解析:這是金管會的規定,銀行依法不能再核發新的信用額度給您。
- 財力證明文件不足或不認可:
* 狀況:只提供收入明細,而非載明公司名稱的「薪資轉帳證明」;或提供的是手寫的收入證明,說服力較低。
* 解析:最有力的文件是近3-6個月的薪轉存摺封面與內頁。存款證明則需要有一定金額且穩定存入的紀錄,突然存入一筆大錢的「定存證明」說服力也有限。
三、申請人條件與基本資料問題
- 年齡不符:
* 未滿20歲(法定未成年),或年齡過高(部分銀行對70歲以上的申請人審核較嚴格)。
- 職業類型屬於高風險行業:
* 狀況:雖然並非絕對,但部分銀行對於八大行業、計程車司機、攤商等現金收入為主的行業,審核會較為嚴格。
- 在職時間過短:
* 狀況:進入目前公司未滿3個月或6個月。
* 解析:銀行會認為您的工作穩定性不足。
四、其他細節問題
- 申請文件填寫錯誤或不清:
* 聯絡電話、公司資料填錯,導致銀行照會(打電話確認)時找不到人,可能直接被視為申請失敗。
- 欲申請的卡別與財力不符:
* 狀況:社會新鮮人直接申請頂級卡(如美國運通簽帳白金卡、無限卡)。
* 解析:頂級卡年費動輒新台幣2、3萬元起跳,且權益豐厚,銀行會嚴格審核申請人的財力與社會地位。
被拒絕後該怎麼辦?
- 勿短時間內再送件:先冷靜3-6個月,期間維持良好的信用習慣。
- 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:了解自己的信用分數與問題所在。
- 改善財務結構:清償部分債務、降低負債比,並維持穩定的收入與存款。
- 從基本卡別開始:下次申請時,選擇適合自己消費習慣與財力狀況的入門或普卡。
- 善用「銀行往來紀錄」:可優先申請您有長期存放款往來、薪轉戶所在的銀行,成功率通常較高。
總結來說,銀行核卡的核心就是 「穩定」 與 「信用」 。維持穩定的收入、按時繳款、培養良好的信用紀錄,才是成功申辦理想信用卡的不二法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