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:如何計算最適合的現金回饋%
計算「最適合」的現金回饋,不能只看最高百分比,關鍵在於符合你的消費習慣,讓回饋「實拿」最多。
1. 認清回饋類型與計算基礎:
- 一般消費回饋: 大部分卡片的基礎回饋,例如0.5%~1.5%。
- 指定通路/項目加碼回饋: 這才是省錢關鍵!例如:
* 網購: 特定卡片在市場上幾大電商平台可能有3%~10%不等的回饋。
* 行動支付/電子票證: 使用街口支付、Line Pay、全聯PX Pay等,部分卡片可提供5%以上回饋。
* 餐飲、百貨、加油、影音平台 等也常有加碼。
- 回饋上限與門檻:
* 每月回饋上限: 例如「網購加碼5%,每月上限300點」。如果你的每月網購金額超過6,000元,超過的部分就只能享受一般回饋。
* 最低消費門檻: 有些卡片需要當月一般消費滿5,000或10,000元,加碼回饋才會啟動。
* 級距式回饋: 消費越高,回饋%越高,適合大額消費者。
2. 簡單計算公式:
實際平均回饋率 = (總獲得回饋金額 / 總消費金額) x 100%
舉例說明:
假設你一個月消費20,000元,分配如下:
- 網購 8,000元 (使用A卡,加碼5%,上限300元)
* 回饋計算:8,000 x 5% = 400元,但因上限300元,故實拿 300元。
- 外食/超商 4,000元 (使用B卡,行動支付加碼4%)
* 回饋:4,000 x 4% = 160元。
- 其他一般消費 8,000元 (使用C卡,基礎回饋1%)
* 回饋:8,000 x 1% = 80元。
總回饋金額 = 300 + 160 + 80 = 540元
總消費金額 = 20,000元
你的實際平均回饋率 = (540 / 20,000) x 100% = 2.7%
結論:雖然你沒有一張卡是永遠的2.7%,但透過策略性消費,你為自己賺到了平均2.7%的回饋,這遠比只使用一張基礎1%的卡片來得划算。
第二部分:信用卡申請被拒絕的常見原因
銀行核卡是綜合評量,不會只因為單一原因就拒絕。以下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幾大拒核原因:
1. 信用評分不足(最核心原因)
- 聯徵中心信用報告有瑕疵: 銀行會向聯徵中心調閱你的信用報告,如果分數太低,幾乎肯定會被拒絕。
* 信用卡帳單遲繳或未繳: 只要有一次遲繳紀錄,就會影響分數。
* 使用循環利息: 代表你無法全額繳清卡費,銀行會認為你的財務狀況有風險。
* 預借現金: 此行為會被銀行視為極度缺錢的訊號,對信用評分傷害極大。
- 負債比過高: 你名下所有無擔保負債(信貸、卡債)的總額,接近或超過你月收入的22倍(DBR22倍),銀行就會認為你負擔過重。
2. 財力證明文件不充分或不符合要求
- 收入不穩定: 如果是現領薪水、自由業或近期才轉正職,銀行可能無法確認你的長期還款能力。
- 提供的文件不足:
* 薪轉存摺: 最好提供近3-6個月的紀錄,且要有「薪資轉帳」的字樣。
* 扣繳憑單: 年度所得總額是重要參考。
* 存款證明: 定存或大額活存有助於加分。
- 在職時間過短: 在同一家公司任職未滿3個月或6個月,銀行會認為工作不穩定。
3. 短期內頻繁申請信用卡或貸款
- 每次申請,銀行都會向聯徵中心查詢你的信用紀錄,這會留下「新業務查詢」紀錄。短期內(如3個月)多次查詢,會讓銀行覺得你非常急切需要資金,可能是財務出現問題的警訊。
4. 基本條件不符
- 年齡: 未滿20歲,或年齡過高(部分銀行對退休年齡申請者較嚴格)。
- 年收入未達標準: 每張卡片都有隱形的年收入門檻,例如辦一張頂級卡,若年收入未達80萬或100萬,很容易被拒絕。
- 職業類型: 部分銀行對特定高風險或收入波動大的職業(如計程車司機、SOHO族)審核較嚴。
5. 持卡狀況與消費習慣
- 持有卡片過多: 如果你已經持有過多張信用卡,銀行可能會認為你不需要再多一張。
- 卡片使用率低: 現有卡片幾乎不消費或額度使用率極低,新發卡銀行會覺得發卡給你沒有利潤。
被拒絕後該怎麼辦?
- 勿短時間內再申請: 先冷靜3-6個月,改善自己的信用狀況。
- 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: 了解自己的分數與問題所在。
- 培養良好信用紀錄: 按時全額繳清現有卡費,停止使用循環利息與預借現金。
- 加強財力證明: 穩定工作一段時間後,再提供更完整的財力證明申請。
希望以上分析能幫助您聰明計算回饋,並順利通過下一次的信用卡申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