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金回饋%計算與上限使用心得:看懂規則才是真正賺到!
在市場上辦卡,大家最愛的就是「現金回饋」,那個百分比看起來很誘人,但魔鬼都藏在細節裡。分享一下我多年來「榨乾」銀行回饋的心得,關鍵就在於學會計算並盯緊上限。
一、現金回饋%不是全部,階梯與排除項目才是重點
很多卡廣告打著「最高5%」、「國內2%」起,但並不是你所有消費都能拿到那個漂亮的數字。
- 基本盤與加碼盤要分清楚
* 基本盤:通常是指一般消費的基礎回饋,例如1%。
* 加碼盤:指定通路(如網購、超商、美食外送)的額外回饋。例如,基本盤1% + 網購加碼4% = 總回饋5%。
* 心得:一定要看清楚加碼通路有哪些,很多銀行會把「保費、稅款、電支儲值」排除在外,這些大筆消費刷下去,常常只有0.5%或根本沒回饋,白忙一場。
- 「級距式」回饋的計算陷阱
* 有些卡會設計成「刷越多,%數越高」。例如:每月消費滿10,000元,超過的部分享3%回饋。
* 計算範例:你當月刷了15,000元。
* 前10,000元可能只有1%回饋 = 100元
* 超過的5,000元享3%回饋 = 150元
* 總回饋是250元,總回饋率是 250 / 15,000 = 1.67%,並不是廣告上的3%。
* 心得:這種卡適合每個月消費力很強的人,如果消費額度不高,實際回饋率會大打折扣。
二、現金回饋上限:守住你的獲利天花板
這是最重要的一環!上限決定了你這張卡的「價值天花板」。
- 每月上限是常態
* 市場上九成的神卡都有「每月回饋上限」,常見的有200元、300元、500元、1,000元。
* 計算範例:一張卡標榜網購5%,每月上限300元。
* 這代表你最多能刷到
300 / 5% = 6,000元。刷超過6,000元的部分,回饋%數就會降回基本盤(例如1%或更低)。* 心得:我會把每張卡的上限換算成「最大有效消費金額」,像上面例子就是6,000元。超過這個金額,我就會換另一張卡刷,確保每一筆消費都拿到最高回饋。
- 如何規劃刷卡組合?
* 與其追求一張「無上限」的卡(通常基礎%數不高),不如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,組合2-3張有上限的高回饋卡。
* 我的組合範例:
* A卡:網購5%,上限300元(可刷6,000元)。
* B卡:超商/外送8%,上限200元(可刷2,500元)。
* C卡:無腦刷1.5%,無上限(用於A、B卡上限後的消費)。
* 這樣我每個月在前8,500元的特定消費都能拿到高回饋,之後再用C卡墊檔,整體回饋率最高。
三、本土市場價格與回饋的實際感受
以常見的消費金額來舉例,你會更有感:
- 一杯手搖飲 80元:用超商8%回饋卡刷,等於省下 6元,幾乎是集點貼紙的一小步。
- 一頓晚餐 500元:用餐廳5%回饋卡刷,現折 25元,可以再多加一份小菜。
- 每月網購 8,000元:如果你只用一張上限300元(5%)的卡,你只能拿到300元回饋,而不是400元。等於有2,000元只拿到低回饋,損失了 100元 的潛在回饋。
總結心得與建議
- 別被高%數沖昏頭:先看排除項目,再看上限。
- 學會「心算」有效消費額:馬上把回饋上限 ÷ 回饋%數,算出這張卡對你來說「最划算的額度」。
- 信用卡是工具,你要當它的主人:根據水電費、保險、購物等不同開銷,分配不同的卡去刷,才能把總回饋極大化。
- 注意回饋發放方式:是直接折抵帳單,還是需要手動兌換?直接折抵的最無腦方便。
總而言之,在市場玩現金回饋卡,就像在玩一個策略遊戲,看懂規則、精算上限的人,才是真正的贏家。與其辦一堆卡,不如好好深耕兩三張規則摸得透透的卡,賺得才實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