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信用紀錄與聯徵問題(最關鍵因素)
銀行一定會調閱你的「聯徵信用報告」,這裡有問題幾乎都會被打槍。
- 信用瑕疵:
* 曾有信用卡、貸款「遲繳」或「未繳」的紀錄。
* 有「強制停卡」、「帳戶被列為呆帳」的歷史。這是大忌,會影響好幾年。
- 信用空白(小白):
* 完全沒有跟銀行往來的紀錄,沒有信用卡、沒有貸款。銀行沒有資料可以判斷你的還款習慣,風險較高,容易被拒。
- 聯徵查詢次數過多:
* 短時間內(例如3個月內)向多家銀行申請信用卡或貸款,聯徵報告上會留下多筆「新業務查詢」紀錄。銀行會認為你非常缺錢,財務可能出現問題,因而拒絕。
- 負債比過高:
* 你現有的無擔保負債(如信貸、卡債)總額,相對於你的收入已經太高。銀行法規有負債比的限制,超過就會拒絕。
二、財務與工作狀況不穩定
銀行要確認你有穩定的還款能力。
- 收入不穩定或過低:
* 工作性質為短期打工、接案、無固定雇主,或薪資證明顯示月收入偏低(例如低於新台幣25,000元或30,000元,視銀行而定)。
* 提供的薪轉證明或存款餘額,無法說服銀行你有足夠的財力。
- 工作年資太短:
* 在目前公司任職未滿6個月或一年,銀行會認為你的工作穩定性不足。
- 職業類別:
* 部分銀行對特定高風險或收入波動大的職業(如八大行業、部分自營者)審核會更嚴格。
三、申請人條件與申請細節
- 年齡不符:
* 未滿20歲,或年齡過高(部分銀行對退休年齡的申請人審核較嚴)。
- 提供資料不齊全或不實:
* 申請書填寫不完整、資料前後矛盾,或無法提供銀行要求的證明文件(如身分證、薪轉證明等)。
* 刻意膨脹收入,被銀行查核出來。
- 持卡狀況:
* 已經持有過多張信用卡,銀行會認為你不需要再多一張。
四、銀行內部政策與市場因素
- 往來紀錄不佳:
* 你雖然是該銀行的存戶,但帳戶長期餘額過低,或有不良的往來紀錄。
- 銀行推卡政策緊縮:
* 銀行基於市場風險考量,暫時緊縮對某類客群(如年輕族群、特定職業)的發卡標準。
如果被拒絕了,該怎麼辦?
- 先勿短時間內再申請:至少等待3-6個月,讓聯徵查詢紀錄淡化。
- 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:了解自己的信用分數與問題所在。
- 從「門檻較低」的銀行入手:例如你已有薪轉戶的銀行,或是主打年輕族群的數位帳戶附帶的信用卡。
- 培養信用紀錄:如果信用空白,可先申請一張小額的信用卡(如VISA金融卡)或百貨公司聯名卡,按時全額繳款,建立良好紀錄。
- 提供更完整的財力證明:下次申請時,附上穩定的薪轉證明、定存單、或其他資產證明,增加銀行對你的信心。
總之,銀行核卡的核心就是評估「你還款的能力」與「你還款的意願」。從這兩個方向去改善自己的條件,下次申請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