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現金回饋%怎麼計算?真的很優惠嗎?
現金回饋的計算公式很簡單:
實際回饋金額 = 消費金額 × 現金回饋百分比
不過,魔鬼藏在細節裡,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計算規則,看懂才不會吃虧:
- 階梯式回饋
* 規則:根據你當月或當期的消費金額,決定回饋比例。
* 舉例:某銀行卡規定,每月一般消費滿新台幣 10,000 元,享 1% 回饋;超過 20,000 元的部分,享 2% 回饋。
* 情境:你當月刷了 25,000 元。
* 前 10,000 元回饋:10,000 × 1% = 100 元
* 10,001 ~ 20,000 元回饋:10,000 × 1% = 100 元
* 20,001 ~ 25,000 元回饋:5,000 × 2% = 100 元
* 總回饋金:100 + 100 + 100 = 300 元
* 實際平均回饋率:300 / 25,000 = 1.2%
- 指定通路加碼
* 規則:在特定的消費類別(如:網購、超商、餐廳、影城)享有較高的回饋率。
* 舉例:某張卡網購享 5% 回饋,其他消費僅 0.5%。你買了一台 12,000 元的平板電腦,回饋金就是 12,000 × 5% = 600 元。
- 回饋上限
* 規則:這是最關鍵的限制!銀行通常會設定每月最高回饋金額。
* 舉例:某卡標榜國內消費 2% 回饋,但每月回饋上限 300 元。這代表你當月最多刷到 15,000 元 (15,000 × 2% = 300) 能享受到 2% 回饋,超過的部分就沒有回饋或只剩很低的比例。
- 排除項目
* 規則:某些消費通常不列入回饋計算,例如:預借現金、代繳水電費、稅款、學費、信用卡年費、循環利息等。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二、為什麼我的信用卡申請會被拒絕?
銀行核卡是綜合評量,不會只有單一原因。以下是本土市場最常見的幾大拒核因素:
- 信用評分不足
* 聯徵中心信用報告有瑕疵:這是首要原因。包括:
* 信用卡或貸款有遲繳記錄:即使只遲一天,都可能被記錄。
* 預借現金:這會被視為財務緊張的訊號。
* 動用循環利息:代表你無法全額繳清卡費,負面影響很大。
* 近期被多家銀行查詢信用:短時間內向多家銀行申辦信用卡或貸款,會被認為是急需用錢,風險高。
- 財力證明不夠力或不實
* 收入不穩定:例如打工、接案、無固定雇主。
* 薪資證明金額太低:例如月薪新台幣 25,000 元,卻想申請頂級卡。
* 提供的文件不被認可:銀行通常只認近三個月的薪轉存摺、扣繳憑單、勞保明細等。自己手寫的收入證明是無效的。
* 資料造假:一旦被發現,不僅拒核,還會被列入黑名單。
- 現有負債比過高
* 規則:銀行會計算你的「無擔保負債(信貸+信用卡循環)÷ 月收入」。
* 舉例:你月薪 40,000 元,但已有信貸每月要還 15,000 元,負債比已達 37.5%。銀行會認為你沒有多餘的財力再去負擔新的信用卡消費。
- 職業與年資問題
* 職業類型:部分職業如攤販、SOHO族、直銷、學生(無穩定收入者),核卡難度較高。
* 工作年資太短:在同一家公司任職未滿 3 個月或 6 個月,會被視為工作不穩定。
- 基本條件不符
* 年齡未滿 20 歲(法定成年年齡),且未徵得法定代理人同意。
* 年收入未達標準:每張信用卡都有隱形的年收入門檻,例如普卡可能要 20 萬,白金卡 30 萬,頂級卡 70-80 萬以上。
- 持卡狀況不佳
* 持有卡片太多:銀行會擔心你過度擴張信用。
* 卡片使用率過低:如果你已經有其他卡片但幾乎不用,銀行會認為發新卡給你也沒有效益。
總結建議
- 計算回饋:別只看廣告的高百分比,務必確認「回饋上限」、「排除項目」和「級距計算」方式,才能算出真正的「平均回饋率」。
- 避免被拒: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、提供完整且真實的財力證明、不要短時間內大量申請,是成功核卡的不二法門。
如果申請被拒,可以致電銀行客服禮貌詢問具體原因,並針對問題改善後,過 3-6 個月再重新申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