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兩大重點:安全防詐 vs. 消費優惠
在選擇信用卡時,「安全防詐」和「消費優惠(如免外幣手續費)」是兩個同樣重要,但性質完全不同的考量點。
1. 安全與詐騙防範(用卡基本功)
這是所有卡友都必須具備的觀念,與卡片等級無關,是保護自己財產的第一道防線。
- 實體卡防盜刷:
* 收到新卡立即簽名。
* 卡號、安全碼、有效期限 絕對不要 隨便拍照或告訴他人。
* 刷卡時務必讓卡片保持在視線範圍內,避免被側錄。
- 線上交易防詐騙(這點最重要!):
* 3D驗證密碼:這是線上刷卡時,銀行發送到你手機的一次性密碼。絕對不能將這個密碼告訴任何人! 銀行或警方都不會跟你要這個密碼,只要有人跟你要,百分之百是詐騙。
* 提高警覺:避免點擊來路不明的簡訊或網址,詐騙集團常假冒銀行、郵局或電商,要求你「重新認證」或「解除分期付款」。
* 開即時通知:務必開啟每一筆消費的簡訊或App推播通知,一有問題立刻發現。
- 善用銀行App功能:
* 多數銀行App都提供「鎖卡功能」,可以暫時關閉海外消費、線上交易或整個刷卡功能,不用卡時就鎖起來,需要時再打開,非常安全。
* 可以設定「消費限額」,降低被盜刷時的損失上限。
2. 免外幣手續費(消費優惠型功能)
這是一種信用卡提供的「優惠」,通常出現在特定類別的信用卡上,目的是幫持卡人省下國外消費時1.5%的海外交易手續費。
- 哪些卡有? 常見於:
* 旅遊神卡:許多銀行推出的航空聯名卡或旅遊相關信用卡。
* 特定商務卡或頂級卡。
* 部分現金回饋卡也會將此作為主打優惠。
- 注意事項:
* 通常還是會有「匯差」,銀行會依當天國際組織的匯率結算,這部分無法避免。
* 有些卡片會設定「消費門檻」,例如當月一般消費需滿多少錢,次月才享有免外幣手續費優惠。
學生可以申請嗎?資格與建議
答案是:可以,但有條件限制。
為避免學生過度消費,金管會有嚴格的規範,所以學生辦卡門檻較高。
- 申請資格:
* 須年滿20歲。
* 須具備正式學籍(大專院校以上)。
* 必須有穩定財力證明,例如打工薪轉證明、定期存款等。
- 限制與規定:
* 信用額度限制:學生卡的信用額度最高為新台幣2萬元。如果同時擁有正卡和附卡,則正附卡合計額度不得超過2萬元。
* 強制附卡:如果學生未滿20歲,則只能申請父母的附卡,無法獨立申請正卡。
* 發卡機構數量限制:每位學生最多只能持有3家銀行的信用卡。
- 給學生的辦卡建議:
- 首重「安全」與「建立信用」:對學生而言,培養正確的用卡觀念和建立良好的信用紀錄,比追求高回饋更重要。
- 從「自家銀行」或「數位銀行」入手:你擁有帳戶的銀行(薪轉戶、存款戶)因為有往來紀錄,核卡成功率較高。許多數位銀行(如@GoGo卡、Bankee卡等)也對年輕族群較友善。
- 選擇「現金回饋」或「影音回饋」卡:學生消費類型多以日常飲食、網購、交通為主,可選擇無腦回饋的現金回饋卡,或提供串流平台、電影院優惠的卡片。
- 「免外幣手續費」卡片對學生的實用性:
* 較低。除非你經常需要到國外網站購物(如Amazon、海外官網)或有計畫出國留學、旅遊,否則為了這項優惠去申辦一張你可能用不到的高階卡片,意義不大。
*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,一張提供國內高回饋的卡片,遠比一張主打「免外幣手續費」的卡片來得實用。
總結:
學生辦卡,應將安全防詐觀念擺在第一位,並選擇符合自己消費習慣的卡片來培養信用。至於「免外幣手續費」這類優惠,可以等未來有穩定收入、出國需求變多時,再來考慮申辦相關的旅遊神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