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名卡是什麼?為什麼要辦?
聯名卡簡單說,就是銀行跟特定「通路」(像是百貨公司、量販店、航空公司、電商)合作發行的信用卡。最大好處就是在那個通路消費,回饋會特別高,通常還會有一些專屬的優惠,像是免費停車、會員點數加倍送等等。
熱門聯名卡類型與比較
這邊幫您盤點市場上幾種主流的聯名卡類型,並分析其優劣:
1. 百貨公司聯名卡(例:新光三越、遠東SOGO)
- 優勢:
* 消費回饋高: 在該百貨體系內消費,通常有 1%~1.2% 的折扣或點數回饋,比一般信用卡高。
* 會員禮遇: 直接連結百貨會員,消費累積點數更快。生日當月常有額外禮券或點數。
* 實用優惠: 最吸引人的就是「免費停車」和「刷卡禮」。週年慶期間還可能有滿額贈或分期零利率。
- 劣勢:
* 離開該百貨體系,回饋就變得很普通,甚至沒有。
* 可能會有年費門檻。
- 適合誰: 固定在某一家百貨公司消費的忠實顧客,尤其是家庭主婦、喜歡逛百貨的上班族。
2. 量販/超市聯名卡(例:家樂福、全聯)
- 優勢:
* 店內高回饋: 在量販店或超市消費,回饋率可能達到 1%~3%,或是給予多倍點數。
* 點數折現金: 累積的點數通常可以直接在下一次消費時折抵,非常實用。
* 週三/假日優惠: 常有指定日滿額折扣或多送點數的活動。
- 劣勢:
* 優惠同樣僅限於特定通路,泛用性低。
- 適合誰: 負責家中採買、經常逛量販店與超市的族群。
3. 電商聯名卡(例:momo、PChome)
- 優勢:
* 網購高回饋: 在指定電商平台消費,回饋率可以高達 3%~5%,是市場上數一數二高的。
* 專屬折扣碼: 常有會員獨享的折扣碼或滿額優惠。
* 分期零利率: 購物分期零利率的門檻較低。
- 劣勢:
* 回饋可能限定「幣」(如m幣、P幣),只能在該平台使用。
* 實體通路回饋通常很一般。
- 適合誰: 網購族、依賴單一電商平台消費的人。
4. 航空/旅遊聯名卡(例:長榮、華航)
- 優勢:
* 消費累積哩程: 一般消費可以累積航空公司的哩程,是兌換免費機票的最快途徑。
* 旅遊相關優惠: 如機場周邊免費停車、機場貴賓室、旅遊平安險保障較高。
- 劣勢:
* 哩程兌換門檻高,需要經常有大額消費才容易累積。
* 通常有高年費。
- 適合誰: 商務人士、每年固定出國旅遊的玩家。
換卡/辦卡建議與注意事項
如果你正在考慮要不要辦新的聯名卡,或是手上的聯名卡該不該剪掉,可以參考以下幾點:
- 檢視你的消費習慣:
* 主力消費在哪? 如果你 80% 的消費都在某一家百貨或電商,辦那家的聯名卡就非常划算。但如果你的消費很分散,辦一張「通路泛用型」的現金回饋卡(如台新@GOGO、永豐大戶)可能更實際。
- 注意「價格」與「年費」:
* 很多聯名卡會用「首年免年費」來吸引人,但要留意次年開始的年費條件(例如:一年刷滿 12 次或滿 6 萬/ 12 萬才免年費)。如果達不到,就要付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的年費,反而划不來。
- 比較「隱藏成本」:
* 聯名卡的回饋有時是「點數」或「購物金」,而不是直接折抵帳單。要留意這些點數的使用期限與使用規則,過期歸零就虧大了。
- 舊卡換新卡時機:
* 優惠縮水: 如果銀行宣布你的聯名卡權益大幅縮水(例如免費停車時數減半、回饋%數下降),就是考慮剪卡或冷凍它的時候。
* 生活型態改變: 以前常逛A百貨,現在都去B百貨了,那A家的聯名卡就該考慮換成B家的。
* 卡片升級: 如果消費力增加,可以考慮將普卡升級為鈦金卡或世界卡,雖然年費可能較高,但能享受更多貴賓室、更高保險等頂級權益。
總結
聯名卡是「把錢花在刀口上」的好工具,但前提是你的消費要夠集中。「沒有最好的卡,只有最適合你的卡」。
建議您每半年到一年就檢視一下自己的帳單,看看錢都花去哪裡,再決定要不要辦新的聯名卡,或是把舊的、用不到的卡剪掉,讓你的每一筆消費都能獲得最大價值的回饋。
(註:文中提及之價格、回饋%數與優惠內容均為舉例,實際情況請以各銀行官方最新公告為準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