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金回饋%計算使用心得
在市場上,現金回饋卡琳瑯滿目,但要真正「賺好賺滿」,不能只看廣告上的最高回饋%,而是要掌握以下幾個心法:
1. 認清「級距回饋」與「限額」的陷阱
- 心得: 很多卡標榜「國內最高3%」、「海外5%」,但通常有消費級距限制。例如:「每月消費滿NT$5,000,超過的部分享3%回饋」。如果你的每月消費就在5,000上下浮動,實際回饋率會遠低於3%。
- 計算: 假設你當月刷了NT$6,000。
* NT$5,000以內可能只有0.5%回饋 = NT$25
* NT$1,000的部分有3%回饋 = NT$30
* 總回饋NT$55,實際回饋率僅約0.92%。
- 結論: 要選擇消費習慣符合其高回饋級距的卡。
2. 「指定通路」才是主戰場
- 心得: 無腦神卡越來越少,現在主流是「指定通路加碼」。例如:網購、超商、餐飲、影音、加油等。你必須檢視自己每個月的錢都花在哪裡。
- 計算: 如果你70%的消費都在網購,那麼一張「網購5%」的卡,對你的實質回饋會遠高於一張「所有消費1.5%」的卡。
- 結論: 與其追求全面性的高回饋,不如精準打擊。可以辦一張「泛用型」卡(如1.2%~1.5%)打底,再搭配一張「通路型」神卡進攻主力消費項目。
3. 注意「回饋上限」與「低消門檻」
- 心得: 高回饋%通常伴隨著每月回饋上限(例如:最高回饋NT$300)。如果上限很低,等於告訴你這張卡不適合大額消費。反之,有些卡會設定「每月需刷滿NT$5,000,所有消費才享回饋」,沒達到門檻等於做白工。
- 結論: 根據你的消費能力選擇卡片。小資族要避開高門檻的卡,消費力強的則要選擇上限高或無上限的卡。
4. 認列時間點與通路名稱
- 心得: 很多爭議來自「店家請款名稱」與銀行認列的「指定通路」不符。例如:你在A餐廳吃飯,但銀行系統顯示的請款名稱可能是B公司,導致你沒拿到加碼回饋。
- 結論: 不確定的消費,優先使用泛用型回饋卡最保險。
換卡建議:根據你的消費型態來挑
以下針對幾種常見消費型態,推薦本土市場熱門的換卡方向:
🛒 【網購族 / 外食族 / 通勤族】
這類型消費者是市場上最常見的,錢主要花在網路平台、美食外送、超商、捷運/公車/加油上。
- 推薦卡別:
1. 永豐銀行 DAWHO 現金回饋卡
* 特色: 國內一般消費1%,指定通路(含行動支付、餐飲、百貨、旅遊、影音)加碼至5%,每月上限NT$600。很適合生活消費多元的年輕人。
* 注意: 需申辦其數位帳戶並自動扣繳卡費才享優惠。
2. 台新銀行 @GoGo 卡
* 特色: 專攻網購/行動支付,符合條件最高3.8%(需綁定Richart數位帳戶)。是長青的網購神卡。
* 注意: 回饋分為基本與加碼,需注意活動登錄與上限。
3. 玉山銀行 Ubear 卡
* 特色: 網購/超商/餐飲 3.8%回饋無腦刷,非常直觀。看電影還有20%回饋。
* 注意: 每月回饋上限NT$600,對中額消費者很友善。
💳 【追求簡單無腦族】
不想記一堆通路,希望所有消費都拿到穩定回饋。
- 推薦卡別:
1. 星展銀行 eco 永續卡
* 特色: 國內外一般消費無條件一律1.5%,無上限。最純粹的無腦刷首選,合併原花旗現金回饋卡後用戶眾多。
* 注意: 無特定通路加碼,適合消費分散的人。
2. 富邦銀行 J 卡
* 特色: 國內一般消費無條件1.7%(需登錄),回饋無上限。現金回饋直接折抵帳單,簡單明瞭。
* 注意: 需注意每季是否需重新登錄活動。
✈️ 【旅遊出差 / 海外購物族】
經常需要買機票、訂房,或是在海外網站購物。
- 推薦卡別:
1. 永豐銀行 幣倍卡
* 特色: 海外消費最高5%回饋,而且免掏1.5%的海外交易手續費。需搭配其換匯帳戶使用。
* 注意: 門檻稍高,但對於有換匯需求的人來說非常划算。
2. 台新銀行 FlyGo 卡
* 特色: 旅遊/交通相關消費(如機票、訂房、高鐵)最高3%,海外消費2.8%,回饋直接折抵帳單。
* 注意: 需注意旅行社或航空公司的請款名稱是否符合規定。
總結與換卡行動步驟
- 記帳一個月: 拿出你過去2-3個月的帳單,清楚分類你的錢花在哪裡。這是所有建議的基礎。
- 盤點手上舊卡: 檢視你現有卡片的回饋規則,是否與你的消費習慣脫節?很多舊卡的權益會默默縮水。
- 主攻+輔助: 根據你的主力消費,選擇1~2張「主力神卡」,再搭配1張「無腦泛用卡」涵蓋其他消費。
- 注意附帶條件: 是否要綁定數位帳戶?要不要當月刷滿額?需不需要每月登錄?這些都會影響你的實際回饋。
- 善用新戶禮: 換卡時,別忘了各家銀行豐厚的新戶首刷禮,通常要求是新戶且於核卡後一定期限內刷滿額,是省錢的一大助力。
希望這份使用心得與換卡建議,能幫助你在琳瑯滿目的市場中,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張卡,讓每一筆消費都回饋得更有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