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:信用卡安全與詐騙防範(做個聰明的用卡人)
在這個數位支付的時代,保護好您的信用卡就像保護好您的皮夾一樣重要。以下是一些關鍵的防範措施:
1. 實體卡防盜刷:
- 卡不離眼:在店家消費時,盡量讓信用卡保持在視線範圍內,避免被不肖店員拿到別處側錄。
- 檢查刷卡機:刷卡前,稍微檢查一下刷卡機有無被加裝異常的讀卡裝置。
- 簽名與CVV碼:收到新卡後立即在簽名欄簽名。可以將卡背的末三碼(安全碼)用貼紙遮住或記起來後刮掉,降低被盜用的風險。
2. 線上交易防詐騙(網購、遊戲點數等):
- 認明「https」與鎖頭標誌:在輸入卡號的網站,網址列開頭必須是「https」,旁邊要有安全的鎖頭圖示。
- 啟用「3D驗證」:務必向發卡銀行申請開啟線上消費的「3D驗證」功能(通常是透過手機簡訊OTP或專屬App推播確認),這等於為線上交易多上一道鎖。
- 警惕「釣魚網站」與「釣魚簡訊」:詐騙集團常假冒銀行、郵局、電商(如momo、PChome)發送簡訊,說您的帳戶有問題或包裹無法送達,引誘您點擊連結輸入個資與卡號。切記:銀行絕不會用簡訊請您點連結輸入完整卡號與密碼!
- 勿透露OTP驗證碼:OTP(一次性密碼)是最後一道防線,任何人(包括自稱銀行員、客服)跟您要驗證碼,百分之百是詐騙!
3. 日常好習慣:
- 開啟即時通知:申請銀行的App推播或簡訊通知,只要卡片一有消費,無論金額大小,馬上就會知道。
- 定期檢查帳單:每月仔細核對電子或實體帳單,確認每筆消費都是自己花的。
- 小心公共Wi-Fi:避免在公共場所的不明Wi-Fi網路下進行刷卡交易。
第二部分:如何取消「約定扣款」或「定期定額」付款
很多服務會使用信用卡自動扣款,例如:
- 影音串流:Netflix、YouTube Premium
- 雲端服務:iCloud、Google One
- 會員訂閱:各種App商店的訂閱、線上課程
- 保險費、電信費:與銀行約定的定期扣繳
當您不想再繼續服務時,取消自動扣款是關鍵。以下是三種主要管道,建議優先順序為 1 > 2 > 3:
管道一:直接從「商家端」取消(最直接、最推薦)
這是最源頭的做法,取消後商家就不會再向銀行請款。
- 步驟:登入您訂閱的服務網站或App(例如Netflix官網),找到「帳戶」、「訂閱方案」或「付款設定」等選項,裡面通常會有「取消訂閱」或「停止自動續約」的按鈕。
- 優點:直接有效,馬上就能看到訂閱狀態變更。
- 注意:取消後,通常服務會讓您用到這個計費周期結束為止。
管道二:透過「發卡銀行端」取消(當商家端無法操作時)
如果您找不到取消訂閱的選項,或帳號已無法登入,可以請銀行協助。
- 步驟:
1. 致電發卡銀行的客服專線(通常在信用卡背面)。
2. 表明要「取消約定扣款」或「申請爭議款」。
3. 提供您的基本資料進行身份驗證,並告知銀行是哪一家商家(例如:Netflix)的扣款。
- 優點:由銀行端阻擋付款。
- 注意:
* 這可能需要支付一筆「爭議款處理手續費」,大約是100元至200元新台幣,各家銀行規定不同。
* 這屬於「單次」阻擋,如果下個周期商家再次請款,可能又會成功扣款。因此這通常是最後手段。
管道三:透過「支付平台」取消(例如:App Store / Google Play)
如果您是透過手機的應用商店訂閱服務,取消也必須回到原平台。
- iOS (App Store):
1. 開啟「設定」 > 點擊您的姓名 > 「訂閱項目」。
2. 找到您要取消的App訂閱,點進去後選擇「取消訂閱」。
- Android (Google Play):
1. 開啟 Google Play App > 點選右上角大頭照 > 「付款與訂閱」 > 「訂閱」。
2. 找到要取消的項目,點選「取消訂閱」。
總結提醒:
- 取消前確認:取消自動扣款「不等於」取消服務帳號,如果您想連帳號都刪除,需另外操作。
- 保留紀錄:無論用哪種方式取消,都建議截圖或保留取消成功的電子郵件通知,以備不時之需。
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助您更安全、更自主地使用信用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