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t 1:學生卡申請攻略
「學生卡」是很多同學擁有的第一張信用卡,申請門檻較低,但還是有一些眉角要注意。
1. 申請資格:
- 年齡: 最主要的條件,通常要年滿 20 歲。如果未滿20歲,需要法定代理人(爸媽)同意。
- 身份: 必須是國內各大專院校、研究所的在校學生(包含日間部、夜間部),有些銀行會要求提供「學生證」正反面影本作為證明。
- 財力證明: 這是銀行評估要不要發卡給你的關鍵。即使你是學生,也需要證明你有穩定的還款能力。
* 三個月內的薪資轉帳證明(如果有打工或實習)。
* 存款證明(存摺影本)。
* 有時候爸媽做為連帶保證人也能提高核卡機率。
2. 如何選擇適合的學生卡?
學生卡的額度通常不高(大約在2萬到5萬之間),所以要選對自己最有利的:
- 看「現金回饋」最實在: 很多學生卡主打無腦刷,享有 1% ~ 1.5% 的現金回饋,沒有複雜規則,刷多少就直接折抵帳單,對學生來說最簡單好用。
- 看「特定通路優惠」: 如果你常在外食、逛超商、看電影,可以找在這些通路提供額外折扣或回饋的卡片。例如,在四大超商(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、OK)消費有加碼回饋。
- 注意「年費」: 絕大多數的學生卡都是「首年免年費」,之後的年度只要達到「刷卡次數或金額」的條件(例如一年刷個三、五次),就能繼續免年費,務必看清楚遊戲規則。
3. 申請流程:
- 線上或臨櫃申請: 上銀行官網填寫申請書,或去分行拿紙本。
- 準備文件:
*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。
* 學生證正反面影本(需有當學期註冊章)。
* 財力證明文件。
- 照會與審核: 銀行可能會打電話給你(照會)確認資料,之後就是等審核結果。
- 收卡開卡: 核卡後約一週會收到掛號信,依照指示完成「開卡」程序就能開始使用了。
Part 2:紅利點數怎麼用?(本土市場用法大公開)
紅利點數就像是銀行給你的「刷卡獎金」,通常是「每消費 20~30 元換 1 點」。別小看這些點數,積少成多很好用!
1. 折抵「刷卡金」最直接
這是最受歡迎的用法!直接把點數拿去折抵你下一期的信用卡帳單。
- 兌換比例: 大約是 500點 折抵 30元,各家銀行規定不同,但概念差不多。雖然比例不高,但不用動腦筋,無門檻直接折。
2. 兌換「超商購物金」
這在台灣市場超級實用!可以把紅利點數換成 7-11的現金抵用券、全家的商品兌換券 等。
- 情境: 換一杯 50元 的城市咖啡,可能只需要 800點,感覺比折抵現金更划算,馬上就能享受到。
3. 兌換「哩程」
如果你有飛行夢,或家人常出國,這是點數價值最大化的方式。將信用卡紅利點數轉換成航空公司的「哩程」,累積到一定數量就可以換「免費機票」或「商務艙升等」。
- 注意: 這需要較大量的點數,對學生來說門檻較高,但可以當作長期目標。
4. 在「百貨 / 購物中心」直接折抵
有些銀行和百貨公司合作(例如新光三越、遠東百貨、SOGO等),在週年慶或特定日子,可以讓你用紅利點數直接「現場折抵消費金額」。
- 情境: 週年慶買保養品,結帳時告訴店員要用點數折抵,馬上省下一筆錢。
5. 兌換你喜歡的「商品」
銀行的紅利兌換網站就像一個小型的購物商城,從 3C家電(藍牙耳機、Switch)、生活用品、品牌咖啡券 到 行李箱 都可以用點數兌換。
- 小技巧: 通常兌換商品的「價值」會比折抵現金來得高,但建議換你真的需要的东西,不然也是浪費。
6. 捐做公益
如果點數不多,又即將到期,很多銀行也提供將點數轉換為公益捐款的選項,幫助需要的團體,把點數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。
給學生的溫馨小提醒:
- 點數會到期: 大部分銀行的紅利點數都有 2~3年 的期限,過期會歸零,記得定期查看,別讓權益睡著了!
- 量力而為: 信用卡是「支付工具」不是「免費的錢」,刷了多少就要還多少。學生時期建立良好的信用紀錄非常重要,千萬不要過度消費,讓自己背上卡債。
希望這份詳細的說明能幫到你!祝你申請順利,聰明消費,開心賺回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