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卡基本概念與優勢
- 什麼是附卡?:由正卡持卡人為親友(如配偶、父母、成年子女)申請的卡片,附卡消費會統一計入正卡帳單,由正卡人負責繳款。
- 辦附卡的好處:
1. 家庭開銷管理一把抓:所有消費一目了然,方便記帳與預算控制。
2. 集中火力賺回饋:將全家人的消費集中在同一張高回饋卡上,更快達到免年費門檻、累積紅利點數或現金回饋。
3. 共享權益:附卡通常能共享正卡的優惠,如機場接送、機場貴賓室、保險等(視銀行與卡別而定)。
實測重點:如何挑選「最適合」的附卡回饋卡?
挑選的核心邏輯是:「正卡本身回饋要夠高、夠無腦,且附卡能完整享有所有回饋。」
以下是我們為您嚴選出的本土市場附卡神卡清單:
🥇 類型一:無腦刷現金回饋卡(最推薦)
這類卡片最簡單粗暴,不用記複雜的權重,附卡刷下去就直接回饋,最適合全家日常使用。
- 台新銀行 @GoGo卡
* 實測回饋:綁定台新Richart數位帳戶自動扣繳,於指定網購、行動支付(如foodpanda、Uber Eats、 Netflix)最高享 3.8% 現金回饋。
* 附卡優勢:附卡消費同樣享有高階回饋,非常適合家人用來網購、叫外送,回饋無腦拿好拿滿。
* 市場價格/門檻:一般消費門檻低,但需注意每月回饋上限(通常為5,000點,即消費約13萬元內)。
- 永豐銀行 DAWHO現金回饋卡
* 實測回饋:綁定永豐大戶帳戶,國內消費1%、指定通路(如餐廳、影城、運動健身)加碼至3%,無上限。
* 附卡優勢:回饋無上限對高消費家庭極具吸引力,附卡家人外出用餐、看電影都能輕鬆賺到3%。
* 市場價格/門檻:需申辦大戶帳戶,門檻中等,但回饋無上限是最大亮點。
- 國泰世華 CUBE卡
* 實測回饋:這張是「權益自己選」的代表作,可隨時於「樂饗購」、「玩數位」、「趣旅行」三種權益中切換,分別對應餐飲/娛樂、網購/數位、旅遊/交通的3%小樹點(信用卡點數)回饋。
* 附卡優勢:附卡持卡人可「獨立切換」自己需要的權益!例如爸爸用「趣旅行」買機票,小孩用「玩數位」刷Steam買遊戲,媽媽用「樂饗購」在餐廳買單,全家都能最大化回饋。
* 市場價格/門檻:無年費,需熟悉App操作以切換權益,是進階版的好選擇。
🥈 類型二:點數/哩程累積卡(適合有特定目標的家庭)
如果您的目標是換機票、換精品,集中全家消費力衝刺點數會更有效率。
- 中國信託 LINE Pay卡
* 實測回饋:一般消費享1% LINE Points點數回饋,點數可於龐大的LINE Points生態圈(如全聯、屈臣氏、PChome)直接折抵消費,等同現金。
* 附卡優勢:點數統一累積在正卡人的LINE帳戶中,方便集中管理與使用。附卡家人等於人手一張「1%回饋通行證」,普及率極高。
* 市場價格/門檻:免年費,門檻低,是點數入門的首選。
- 匯豐銀行 旅人卡
* 實測回饋:消費累積「旅人金幣」,可用來折抵機票、飯店等旅遊消費。
* 附卡優勢:正卡與附卡消費累積的金幣會合併計算,能更快湊足兌換一張機票所需的數量,是旅遊愛好者家庭的利器。
* 市場價格/門檻:年費門檻較高,適合每年有固定旅遊預算的家庭。
申請附卡前,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項
- 年費問題:大部分銀行提供附卡免年費,或刷滿一定金額即可免年費,但頂級卡(如世界卡、無限卡)的附卡可能仍需年費,申請前務必確認。
- 信用聯徵:附卡的消費紀錄不會出現在附卡人的信用報告中,但若正卡人遲繳,則會同時影響正、附卡雙方的信用評分。
- 權益差異:部分卡別的特定權益(如機場貴賓室使用次數)可能僅限正卡使用,附卡無法共享,申請時要問清楚。
- 額度限制:附卡的消費額度由正卡人設定,不能超過正卡本身的總信用額度。
總結與建議
- 懶人家庭首選:永豐DAWHO卡或台新@GoGo卡,回饋方式簡單,附卡權益完整。
- 精打細算家庭:國泰CUBE卡,一人辦卡,全家可依需求切換最高回饋,靈活性最高。
- 點數旅遊愛好者:中國信託LINE Pay卡(入門)或匯豐旅人卡(進階)。
建議正卡持卡人要與附卡家人充分溝通消費習慣與預算,選擇一張最能符合全家需求的神卡,才能真正發揮「1+1>2」的回饋效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