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現金回饋%怎麼計算?看懂規則不吃虧
現金回饋不是「刷多少就直接扣%數」那麼簡單,一定要看懂遊戲規則。基本公式是:
實際回饋金額 = 符合回饋資格之消費金額 × 現金回饋百分比
但關鍵在於細節,以下是幾個計算時一定要搞懂的常見規則:
- 級距回饋(最常見)
* 規則:根據你每期帳單的「總消費金額」決定回饋百分比。
* 舉例:A卡公告「每月一般消費滿NT$5,000,享1.2%回饋;滿NT$20,000,享2%回饋」。
* 計算:如果你當月刷了NT$25,000,那麼全部金額都適用2%回饋,可拿NT$500。不是分開算。
- 指定通路/數位通路加碼
* 規則:在特定類別(如:網購、超商、外送)或通路(如:PChome、momo)消費,享有較高的回饋%,但有上限。
* 舉例:B卡公告「網購享5%回饋,每月回饋上限NT$300」。
* 計算:這代表你最多刷 NT$300 / 5% = NT$6,000,超過NT$6,000的部分就恢復一般回饋(可能是0.5%或1%)。
- 原始回饋 + 加碼回饋
* 規則:基本回饋可能很低,需要完成特定任務(如:登錄活動、使用電子帳單)才能拿到完整的加碼回饋。
* 舉例:C卡公告「國內消費0.5%回饋,使用電子帳單並當月刷滿NT$8,000,加碼1.5%,合計2%」。
* 計算:如果你沒完成任務,就只有0.5%;完成後才能拿到完整的2%。
小提醒:回饋通常會於次次月才撥入帳戶,且可能有「門檻式回饋」(需滿NT$1,000才給)或「四捨五入」等細則。
二、市場主流現金回饋卡比較(以無腦刷、高回饋為導向)
以下比較為市場上常見類型,實際優惠請以銀行最新公告為準。
| 卡片類型 | 特色與目標客群 | 市場常見回饋%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---|
| 無腦刷神卡 | 不分通路,統一高回饋,最省事。 | 約 1.5% ~ 2.2% | 通常有消費門檻,或排除保費、稅款等。 |
| 數位通路/網購卡 | 主打線上消費、外送平台、串流媒體。 | 約 3% ~ 10% | 回饋上限低,需注意每月額度是否夠用。 |
| 行動支付/電子票證卡 | 綁定Apple Pay、街口、Line Pay等,在實體通路也能享高回饋。 | 約 3% ~ 8% | 認「支付方式」不認「店家」,需了解哪些店家接受該支付。 |
| 交通/旅遊卡 | 加油、高鐵、飛機、住宿等消費回饋高。 | 約 5% ~ 10% | 適合通勤族或經常出差、旅遊的人。 |
| 百貨量販卡 | 在特定百貨公司、量販店(如家樂福、全聯)消費回饋高。 | 約 3% ~ 5% | 適合有固定採買習慣的家庭。 |
如何選擇?
- 懶人:直接選「無腦刷神卡」。
- 網購族:必備一張「數位通路卡」。
- 外食/通勤族:選擇「行動支付卡」或「交通卡」。
- 精打細算:根據你的消費習慣,組合2-3張卡輪流使用,才能將回饋極大化。
三、信用卡申請被拒絕的常見原因
銀行發卡是風險管理,他們會透過「聯徵中心」調閱你的信用報告來評估。被拒絕(婉拒)的常見原因如下:
- 信用紀錄不良
* 循環利息:經常只繳最低應繳金額,代表財務可能緊張。
* 預借現金:有使用預借現金紀錄,是銀行的大忌。
* 遲繳紀錄:過去有貸款或信用卡費遲繳超過一個月。
* 強制停卡/呆帳紀錄:過去有卡片因未繳費而被銀行強制停卡,或欠款變成呆帳。
- 負債比例過高
* 信用額度使用率高:現有信用卡的額度幾乎刷爆,負債比過高。
* 有多筆貸款:身上有車貸、信貸、房貸等,每月負擔沉重。
- 財力證明不足或不穩定
* 收入不穩定:工作年資太短(少於3-6個月)、職業為兼職或自由業。
* 財力證明文件不足:提供的薪轉帳戶餘額過低、或無法提供穩定收入的證明(如:薪資單、扣繳憑單)。
* 收入與欲申請卡別不符:想申請頂級卡(如年費數萬元的卡),但年收入未達標準(通常需NT$150-200萬以上)。
- 聯徵查詢次數過多
* 短期內(如3個月)向多家銀行申請信用卡或貸款,聯徵查詢紀錄太多,銀行會認為你非常缺錢,風險太高。
- 基本條件不符
* 年齡:未滿20歲(法定需附保人),或年齡過高(銀行有內部年齡上限)。
* 職業:部分職業(如學生、無固定收入者)較難申請。
- 申請文件有誤或不全
* 資料填寫錯誤、申請書簽名不符、必要文件未附上等。
被拒絕後怎麼辦?
- 先冷靜3-6個月:期間正常使用現有信用卡,全額繳清,培養良好信用。
- 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:了解自己的信用分數與問題所在。
- 從門檻較低的卡片申請:例如銀行的「普卡」或「百貨聯名卡」,累積信用。
- 提供更完整的財力證明:下次申請時,可附上定存證明、基金對帳單等,增加核卡機會。
希望這份整理能幫助您更了解市場上現金回饋卡的遊戲規則,並順利申辦到適合自己的卡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