懶人包:快速比較
| 項目 | 現金回饋卡 | 紅利點數卡 |
|---|---|---|
| 回饋本質 | 直接折抵帳單金額或退現金 | 兌換里程、商品、折抵特定消費 |
| 優點 | 簡單粗暴,看得懂、算得清,直接省錢 | 回饋價值有放大機會,尤其適合常飛的人 |
| 缺點 | 回饋率通常有上限 | 規則複雜,有期限,價值浮動 |
| 適合誰 | 怕麻煩、精打細算的所有人 | 消費力高、愛旅遊、研究型的玩家 |
一、現金回饋卡:直接省錢最實在
現金回饋卡的概念很簡單,就是你刷多少錢,就按比例退一部分現金給你,通常是直接從下期帳單折抵。
市場常見玩法:
- 無腦神卡:不分通路,全部統一回饋,例如國內消費 1.5%、海外 2.5%。這最適合不想動腦的人。
- 通路王者:針對特定消費給高回饋,例如:
* 網購卡:在各大電商平台消費享 3%~5% 回饋。
* 美食外送卡:在 Foodpanda、Uber Eats 消費享 5%~10% 回饋。
* 交通卡:搭捷運、公車、加油享 3%~5% 回饋。
* 影音卡:Netflix、Spotify 等訂閱服務享高回饋。
- 階梯式回饋:刷越多,回饋率越高,例如每月刷滿 5,000 元享 1%,刷滿 10,000 元享 2%。
⚠️ 注意陷阱:
- 回饋上限:很多高回饋卡都有每月上限(例如 300 元或 500 元),超過就變低回饋。
- 指定通路:要看清楚哪些消費才符合高回饋,別刷錯了。
- 低消門檻:有些卡需要當月消費滿一定金額,所有消費才享回饋。
結論: 如果你不想花時間研究,只想穩穩地拿回一些錢,選一張「無腦神卡」或符合你「主要消費習慣」的通路王者就對了。
二、紅利點數卡:玩得好,價值翻倍
紅利點數卡的玩法就複雜多了,你消費後累積的是「點數」,這些點數需要再去兌換成你想要的東西。
紅利點數怎麼用最划算?(價值由高到低)
- 兌換「航空里程」:價值最大化!
這是點數卡玩家的最高境界。將銀行點數轉換成航空公司(如長榮、華航、星宇)的里程,再用里程換免費機票或升等商務艙。
* 例子:飛一趟東京來回經濟艙可能需要 20,000 里程。如果你用消費累積點數轉換,成本可能遠低於直接買機票的 10,000 元。
* 適合誰:每年有出國計畫、消費金額高(年刷數十萬以上)的人。
- 兌換「銀行特定紅利商品」:
有些銀行會推出只能用點數兌換的限量商品或體驗,這些商品的兌換價值有時會比一般商品來得高。
- 折抵「特定高金額消費」:
例如折抵飯店住宿、高鐵票、百貨公司消費。通常會有「點數折抵現金」的活動,這時每點的價值會比較固定且划算。
- 兌換「超商/超市購物金」:
將點數換成 7-11、全家、家樂福的購物金,這是最常見也最方便的用法。但通常每點的價值最低(例如 500 點換 30 元)。
- 兌換「商品目錄中的商品」:
到銀行的紅利兌換網站換鍋子、吸塵器等。這是最不推薦的用法! 因為商品的定價通常被灌水,點數價值會被嚴重低估。
⚠️ 注意陷阱:
- 點數有期限:大部分銀行的點數會在一段時間(如 2-3 年)後過期,要記得在到期前用完。
- 轉換比例差:不是所有消費都能累積點數,且兌換一般商品價值很低。
- 門檻高:要換到有價值的東西(如機票),所需點數非常可觀。
結論: 紅利點數卡是給願意花時間研究規則、消費力強,特別是喜歡旅遊的人玩的。玩得好,回饋價值可以超過 3%-5%;玩不好,點數可能放到過期或只能換到不值錢的東西。
總結與建議
- 小資族、怕麻煩者 → 首選「現金回饋卡」
直接省錢最安心,選一張符合你消費習慣的卡,每個月看帳單折抵金額就是小確幸。
- 旅遊愛好者、高消費族 → 可攻「紅利點數卡」
鎖定里程卡,集中消費,目標換取免費機票或升等,讓點數價值極大化。
- 大人不做選擇,我全都要!
很多人會「混搭」使用:
* 日常消費用現金回饋卡,穩穩賺。
* 大額消費(如稅款、保險)或海外消費,刷紅利點數/里程卡,衝高點數累積。
最後提醒,無論選哪種卡,都要注意年費條件和自身消費習慣,辦了一張高級卡卻達不到免年費門檻,或為了衝回饋而過度消費,那就本末倒置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