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結論:懶人包
- 無腦刷、最直接:選「現金回饋卡」
* 適合不想研究規則、希望每筆消費都直接省錢的人。刷多少,就直接回饋多少比例的金額,簡單明瞭。
- 願意研究、追求高CP值:選「紅利點數卡」
* 適合消費力高、願意花時間研究兌換規則的人。用點數兌換 Apple Pay/Google Pay 或其他商品,有機會換到比現金回饋更高的價值,但門檻也較高。
詳細比較分析
| 項目 | 現金回饋卡 | 紅利點數卡 (以兌換 Apple Pay/Google Pay 為例) |
|---|---|---|
| 優惠本質 | 直接折抵帳單金額,等同於消費直接打折。 | 累積點數,再於銀行提供的兌換平台(如哩程商城)換取商品。 |
| 價值計算 | 固定且透明。例如:一般消費1%、指定通路5%。回饋100元就是省下100元。 | 浮動且需計算。例如:消費20-30元累積1點,兌換一張100元儲值金可能需要數千點。需自行計算「每點價值」。 |
| 使用彈性 | 極高。回饋的現金可以直接折抵下一期的帳單,等於沒有使用限制。 | 較低。必須在銀行合作的平台兌換,商品選擇受限制,且熱門商品常缺貨。 |
| 入門門檻 | 低。幾乎沒有門檻,刷就有回饋。 | 高。通常需要達到一定的消費級距,或持有特定高階卡,才能獲得較高的點數累積速度。 |
| 適合對象 | 1. 懶得記規則的消費者 2. 小額消費者 3. 追求穩定、可預期回饋者 | 1. 消費力高的用戶 2. 願意花時間研究最佳化累積與兌換方式者 3. 對特定品牌(如Apple)有高度偏好者 |
市場熱門卡別舉例與價值試算
🤑 現金回饋卡代表
- 台新銀行 @GoGo卡:綁定指定行動支付(如Apple Pay/Google Pay)最高3.8%回饋。
- 永豐銀行 DAWHO卡:國內一般消費1%、指定通路/行動支付最高5%。
- 國泰世華銀行 CUBE卡:權益方案自選,享指定通路最高5%回饋。
價值試算:
假設您每月用 Apple Pay 消費 10,000 元,使用提供 3% 回饋的卡片,一個月就直接拿回 300 元。這筆錢下個月就能折抵帳單,實實在在。
🎁 紅利點數卡代表 (兌換 Apple Pay/Google Pay)
- 中國信託銀行 LINE Pay卡:消費累積LINE Points,可在特定通路(如燦坤、STUDIO A)直接折抵,或於點數牆兌換 Apple Pay/Google Pay 儲值金。
- 花旗銀行(現為星展銀行)現金回饋卡:雖然名為現金回饋,但其紅利積點卡系列點數可於「哩程酬賓計劃」兌換。
價值試算:
假設消費 25 元累積 1 點,兌換一張 100 元的 Apple Pay 儲值金需要 3,000 點。
- 您需要消費 75,000 元 才能累積到 3,000 點。
- 這相當於總消費金額的 0.133% 回饋率 (100 / 75,000)。
- 請注意:這只是粗略計算,通常銀行會提供生日、特定通路加碼贈點等活動,有機會將回饋率提升至 1% 以上,但門檻複雜。
怎麼選最聰明?給您的建議
- 檢視您的消費習慣:
* 如果每月信用卡帳單在 1-2 萬元以下:強烈建議選擇「現金回饋卡」。您能獲得的點數太少,兌換不到什麼有感的商品,直接拿現金最實在。
* 如果每月帳單動輒 3-5 萬元以上:可以開始研究「紅利點數卡」,利用高消費來累積大量點數,兌換高單價的 3C 產品或儲值金,有機會獲得超額回報。
- 評估您的時間與耐心:
* 現金回饋是「被動技能」,自動生效。
* 紅利點數是「主動技能」,需要您主動登入、關注加碼活動、搶兌換名額。如果您很忙,現金回饋是您的好朋友。
- 終極策略:混搭使用
這是最多信用卡達人推薦的方式:
* 主力卡:持有一張無腦刷的「泛用型現金回饋卡」(如1.2%~2%),用於所有無加碼的一般消費。
* 任務卡:針對特定高回饋通路(如網購、行動支付、加油),使用該通路回饋最高的「現金回饋卡」。
* 大額消費/主力消費卡:如果有一張點數回饋很優渥的卡片,可將年度大額支出(如保險費、稅款、百貨週年慶)集中於此卡,快速累積點數,用於兌換您想要的 Apple Pay/Google Pay 儲值金或其他商品。
總結來說,在市場上,「現金回饋」因其直接、簡單的特性,已成主流趨勢。但「紅利點數」對於懂得玩轉規則的高端消費者而言,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吸引力。建議您從自身的消費模式出發,才能找到最能為您「省錢」或「賺點」的好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