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:信用卡權益解析,怎樣選最適合的卡?
在市場上挑選信用卡,不是看誰的權益最多,而是要選「最適合你消費習慣」的卡。以下是幾個主要權益類型的解析:
1. 現金回饋卡:最直接好懂
- 適合對象:懶得計算點數、喜歡直接省錢的所有人。
- 權益重點:
* 一般回饋:多數卡片提供國內消費 1% ~ 2% 的回饋無上限。
* 指定通路加碼:例如「行動支付」(如街口、Line Pay)、「超商超市」、「網購」等,常見到 3% ~ 10% 的高回饋。
* 注意事項:要看清楚回饋上限(例如每月最高回饋 300 元)、是否需要登錄活動(名額有限)、以及是否有低消門檻。
2. 點數/哩程卡:適合精打細算的玩家
- 適合對象:消費金額高、常出差或計畫旅遊、喜歡兌換航空哩程或飯店住宿的人。
* 哩程卡:消費累積航空哩程,適合每年消費動輒數十萬以上的族群,用來兌換免費機票。
* 點數卡:累積銀行點數(如國泰世華的亞洲萬里通、中國信託的LINE Points),可轉換為哩程或兌換商品。
- 權益重點:
* 通常有較高的年費門檻,但會提供機場接送、貴賓室等旅遊權益。
* 要精算「哩程兌換比例」,例如 20~30 元新台幣換 1 哩。
3. 百貨聯名卡/購物卡:鎖定特定商場
- 適合對象:固定在某幾家百貨公司(如新光三越、SOGO、遠東)消費的族群。
- 權益重點:
* 於該百貨消費享折扣、點數加倍送、免費停車、生日禮等。
* 週年慶期間通常有額外滿千送百活動。
4. 加油卡:開車族必備
- 適合對象:經常開車、每月油錢可觀的駕駛。
- 權益重點:
* 指定加油站(如中油、台亞)享每公升降價或現金回饋。
* 部分卡片結合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。
總結如何選擇:
- 檢視你的錢包:拿出過去三個月的帳單,看看你的錢最常花在「食衣住行」的哪一塊。
- 專攻一兩張卡:與其辦一堆卡,不如集中消費在最能為你帶來回饋的一兩張主力卡上。
- 注意年費條件:很多銀行提供「年度刷滿 X 次 或 X 金額」即可免年費,務必確認。
第二部分:如何取消信用卡自動扣款?
自動扣款雖然方便,但若不想繼續訂閱某服務,或更換繳款方式,就需要取消。以下是常見的取消管道與步驟:
管道一:直接向「扣款廠商」取消(最推薦、最直接)
這是最有效的方式,直接從源頭斷開。
- 登入服務網站/APP:例如 Netflix、Spotify、手機電信業者(中華電信、台灣大哥大)、健身房等。
- 找到「付款設定」或「訂閱管理」:通常在「帳戶設定」、「會員中心」裡。
- 取消自動續訂或移除信用卡:找到後按照指示操作,系統通常會再次確認你是否要取消。
- 務必取得「取消證明」:完成後,記得截圖或保留取消成功的電子郵件通知,以備不時之需。
管道二:透過發卡銀行協助
如果找不到廠商的取消方式,可以聯繫你的發卡銀行。
- 致電銀行客服:打電話到信用卡背面的客服專線。
- 申請「拒絕特定商户扣款」:向客服人員說明你要取消哪一家商店的自動扣款。
- 注意:
* 銀行不一定能單方面完全阻止,因為你與廠商有合約關係,源頭取消才是根本。
* 此方法可能僅適用於「未來」的款項,已產生的費用仍需繳納。
* 最極端的方式是「掛失補發信用卡」,因為新卡的卡號會改變,舊卡號的自動扣款就會全部失效。但這是大絕招,會連同其他有用的自動扣款(如水電費)一併取消,需慎重考慮。
管道三:針對公共事業費用(水、電、瓦斯、電信)
這類自動扣款通常是在申請時簽署授權書,取消也需辦理相關手續。
- 聯繫公共事業單位:親自臨櫃、打電話或透過官方APP申請取消「金融機構自動轉帳扣款」。
- 重新設定繳款方式:改為到超商(7-11、全家)繳費、轉帳或電子支付。
重要提醒:
- 取消≠不用付錢:取消的是「未來」的自動扣款,在取消前已產生或已訂閱的費用,還是要手動繳清,否則會影響信用。
- 合約問題:有些服務(如有線電視、健身房)可能簽有合約期,提前取消可能產生違約金,務必先確認。
希望以上的解析與教學對您有幫助,聰明用卡才能讓生活更便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