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概念:兩種不同的遊戲規則
首先要了解,「航空聯名卡」 和 「一般里程卡(常以首年免年費吸引客戶)」 是兩種不同的累積里程方式。
- 航空聯名卡:就像是你直接成為某家航空公司的「儲值會員」,消費直接轉為該公司的「自家里程」。
- 一般里程卡(點數卡):像是「通用貨幣」,消費累積的是銀行點數(如「紅利點數」),之後再「轉換」成你想要的航空公司里程。
1. 首年免年費的「一般里程卡」
這類卡片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入門誘因,通常屬於頂級卡或商務卡。
如何運作?
- 累積:消費累積的是銀行的「紅利點數」或「哩程」。例如,消費 30 元累積 1 點。
- 兌換:你需要登入銀行的「紅利平台」,將點數「轉換」成你想要的航空公司里程。常見的合作夥伴如:長榮航空(無限萬哩遊)、中華航空(華夏哩程)、亞洲萬里通等。
優點:
- 彈性高:可以視哪家航空公司有開票位、哪家哩程快到期,自由選擇轉入的計畫,不會被綁死在一家航空公司。
- 首年零成本:非常適合想「試水溫」的新手,第一年不用付幾千塊的年費,可以先了解自己累積里程的速度和使用習慣。
- 附加權益:這類卡片通常提供機場接送、貴賓室、旅遊平安險等權益,價值有時超過年費。
缺點:
- 轉換有損耗與限制:點數轉換為里程通常不是 1:1,且有最低轉換門檻(例如 3,000 點一轉)。
- 點數可能過期:銀行的紅利點數通常有期限(例如 2-3 年),要注意管理。
- 次年後有年費:首年過後,若未達免年費門檻(例如年刷 36 萬),就需要支付數千元的年費。
2. 航空聯名卡
這類卡片直接與特定航空公司綁定,例如長榮聯名卡、華航聯名卡。
如何運作?
- 累積:你的消費會「自動」轉為該航空公司的「自家里程」。例如,消費 30 元累積 1 哩「長榮航空哩程」。
- 兌換:哩程會直接匯入你的航空公司會員帳戶,無需轉換。
優點:
- 直接快速:哩程直接進入航空帳戶,簡單明瞭,沒有轉換的麻煩與損耗。
- 航空公司專屬優惠:常會有買機票折扣、機場免費停車、免費行李額度、機上購物折扣等好康。
- 哩程期限較長/易延長:航空公司哩程通常期限較長,且只要有活動(如飛行、消費)就能延長。
缺點:
- 缺乏彈性:你的哩程被鎖定在這一家航空公司及其合作夥伴。如果該公司沒有你想飛的航線,哩程價值會下降。
- 通常不免年費:聯名卡較少提供「首年免年費」的優惠,通常需要付年費,但門檻可能較一般里程卡低。
- 附加權益較少:權益多集中在「飛行」相關,其他如機場接送等可能較弱或需要付費。
實戰教學:里程怎麼換機票?
無論你是用哪種卡片累積,最後一步都是「用航空公司哩程開票」。
步驟如下:
- 累積足夠哩程:
* 先上航空公司官網查詢「哩程兌換表」,了解你想飛的航線(例如:台北-東京)需要多少哩程。
* 經濟艙、商務艙、旺季、淡季所需的哩程數都不同。
- 查詢「獎勵機位」:
*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!不是有哩程就隨時能換票。
* 登入你的航空公司會員帳戶,找到「兌換獎項機票」或「預訂獎勵機位」功能。
* 輸入目的地和日期,查詢是否有「可兌換的機位」。這些機位數量有限,熱門時段非常搶手。
- 開票與支付稅金:
* 找到機位後,系統會顯示所需的哩程數。
* 確認使用哩程兌換機票,但請注意,你仍然需要支付相關的機場稅、燃料費。這筆費用從幾百元到數千元新台幣不等,需以信用卡線上支付。
- 注意事項:
* 開票時間:越早規劃越好,通常 300 多天前就可以開始查位。
* 彈性日期:如果你的旅行日期有彈性,比較容易找到獎勵機位。
* 夥伴航空:也可以用 A 航空的哩程,去開 B 航空(同聯盟)的票,但規則更複雜,建議先從兌換自家航空開始。
總結與建議
| 特性 | 首年免年費「一般里程卡」 | 「航空聯名卡」 |
|---|---|---|
| 適合對象 | 新手、消費通路廣、追求彈性與附加權益者 | 該航空公司的忠實旅客、消費模式固定者 |
| 累積方式 | 銀行紅利點數 → 自行轉換為里程 | 消費直接變航空公司哩程 |
| 最大優點 | 首年零成本試用、兌換選擇多 | 累積直接、有航空公司專屬好康 |
| 最大缺點 | 點數管理複雜、次年可能有高年費 | 被單一航空公司綁定、彈性低 |
給新手的建議:
可以先從一張首年免年費的優質里程卡開始,第一年認真消費,了解自己累積點數的速度,並試著在銀行平台上操作點數轉換。一年後,再評估自己的飛行習慣:
- 如果你發現你 80% 都搭長榮,那辦一張長榮聯名卡可能更划算。
- 如果你什麼航空都搭,那繼續使用一般里程卡(並設法達到免年費門檻)會是更靈活的選擇。
希望這個說明能幫助你在市場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信用卡,聰明累積哩程,換到夢想中的機票!